网络转载

阳信:肉牛产业精准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

浏览次数:2428  发布时间:2016-10-25

阳信:肉牛产业精准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

      近日,《山东省阳信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与启示》在《科研要报》2016年12期(总411期)和《山东脱贫攻坚简报》第74期刊登发表,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对阳信县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,并作出重要批示:“此文要在扶贫简报上印发各市县参阅借鉴”,阳信肉牛产业精准扶贫经验在全省迅速推广。
  阳信是全国畜牧百强县、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、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。2016年6月底全县存栏肉牛27.3万头,出栏肉牛13.1万头。阳信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,拥有耕地70.6万亩,种植粮食作物55万亩,年产饲料粮55万吨,产作物秸秆66万吨。近年来,阳信县委、县政府把推进粮饲统筹、种养结合作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、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,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,积极推动“粮改饲”种养结合规模发展。2014年,县政府租赁土地300亩连片种植青贮专用玉米,在鸿安、鑫源等肉牛养殖场进行全株玉米青贮与黄贮玉米秸秆饲喂对比试验,建立了数据资料库,验证了全株青贮玉米在饲料利用率和肉牛生长速度上的优势。2015年,引进青贮专用玉米品种17个,指导广富畜产品、借箭牛业等肉牛规模养殖企业通过土地流转、订单种植等方式联片种植青贮专用玉米1万余亩,中国农业大学在鸿安公司开展了青贮专用玉米种植、全株青贮制作和营养价值评价、肉牛饲喂效果实验,取得显著效果。在2015年度中国畜牧行业优秀创新模式推介会上,阳信县粮改饲农区养牛模式获得全国优秀创新模式奖。2016年,阳信县被确定为全国“粮改饲”示范县。为推进示范县建设,经乡镇政府组织申报、县畜牧兽医局考察核实,确定由鸿安公司等16家肉牛养殖、青贮收贮企业承担粮改饲项目,引进青贮专用玉米品种24个,合同收贮25933亩,目前,全县种植青贮专用玉米30000余亩,承担项目的16家肉牛养殖、青贮饲料公司合同收贮103734吨,带动贫困户478户脱贫。阳信县“粮改饲”种养结合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受到了国家、省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,农业部、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,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等部门领导先后多次到阳信县调研“粮改饲”工作,滨州市政府崔洪刚市长亲自调度、督导阳信“粮改饲”工作和肉牛种养结合新模式,成功开创了农区养牛的“阳信经验”。
  为确保粮改饲项目顺利实施,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专门召开了2016年粮改饲项目专题会议,确定由各乡镇政府筛选养殖企业提出项目实施申请、村委会组织500亩以上连片种植,县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申报、项目单位条件核实、开展收贮技术指导。各项目实施单位与村委会、乡镇政府签订了全株青贮玉米种植、收购协议。县畜牧兽医局邀请社会第三方会计事务所、畜牧技术人员成立了项目技术专家组,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肉牛存栏量、青贮池容积、与村委会签订的种植面积等进行了逐项检查、数据统计,建立了档案资料库,确保了项目按期实施。
  阳信把粮改饲项目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工作,由各乡镇政府牵头,与县扶贫办对接,严格落实贫困村、第一书记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及种植面积,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了扶贫责任书。青贮玉米收贮企业合同价收购贫困户全株玉米后,再按照50元/吨的补助标准直接补助贫困种植户,并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贫困户手中,汇款票据提交县畜牧兽医局存档,确保实现产业精准扶贫。
  目前,全县已有8家企业开始全株玉米收割、青贮,现已收割3500亩,青贮13000吨。预计10月8日前全部完成收贮任务。15家实施单位养牛场增加存栏2350头,带动全县肉牛存栏增加15600头。

 

 转载自---------山东畜牧    

Copyright © www.hajt.net  All right reserved  版权所有  鸿安集团  转载请注明转自鸿安集团网站  鲁ICP备09015702号-2 技术支持:牛肉在线